2023-04-22 02:38:34 来源:中国网文明中华
(资料图片)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春雨沙沙,春笋吱吱,“会同竹笋”拔节成长。
“一天挖笋500余斤,劳务计价0.6元一斤,立马进账300余元。”近日,湖南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赤土村村民杨汉森把笋用林基地挖的春笋送到县内一竹笋加工企业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揣着换来的“红票子”乐得合不拢嘴。
会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点林区县,素有“广木之乡”“南竹之乡”美誉。过去,由于农林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产业发展缓慢,资源出不了山、变不了现,农林群众坐拥“金山银山”,却有着“端金饭碗吃不饱饭”的苦恼。
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同县着力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结合县情实际,探索农村闲散土地、山林等资源向大户、能人集中流转经营的办法,着力提高农林资源管护质量、实现生态价值和推动农林产业化发展。
“农林产业化,农民成了企业股东、产业工人,身份变了,干起农活也更加有劲了。”泥湾村村民孙可贵说,他以家里的148亩竹林经营权入股,参与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笋用林基地建设后,每年不仅可以有每亩50元的股权保底收益,年终有股权盈余分红,还可优先到合作社务工赚取薪金。
“公司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流转南竹4万余亩,南竹低改2万亩,修建林道100余公里,建立村级合作社25个,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苛嘉介绍,去年,公司共组织发动农户近10万人次参与绿地高新企业林区道路建设、南竹砍伐、春笋采挖和南竹低改,让近4000个家庭获得了5000至10000元不等的收入,同时,合作社所在的25个村集体也因帮助企业完成基地建设、原材料供应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得每个村5至10万元不等的收益,实现了企业得发展、集体经济得壮大、农户得收入的“三赢”模式。
农林产业现代化,更是使资源换着花样变现。“原来只分鲜笋、干笋,现在经过加工,生产出烟笋、纸片笋、山野脆笋、糯米笋、手工冬笋片、即食口味笋等系列产品,销售区域更是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工人贺红艳自豪地说。目前,会同30余家笋竹加工企业初步建成食材、建材、竹工艺、竹制品、竹炭等加工体系,可生产产品100余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年加工产值超10亿元,并呈做大做强之势。
在会同县湖南新有爱农业有限公司,科技赋能让山苦瓜身价倍增,公司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条里司”山苦瓜茶成现代健康养生时尚畅品,并获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业产业化,产业现代化,不仅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更推动了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湖南新有爱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艳辉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会同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抓好茶叶、魔芋、竹笋、油茶、中药材、大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农业产业“十个一”工程,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产品“林权贷”,为农林产业发展再添动力。坚持传统农林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并重,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县”之路。制定出台《会同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关于鼓励支持企业家奋力闯创干的若干措施》《会同县助企纾困六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去年,会同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补天药业等达成招商引资项目14个、合同引资48.5亿元。今年一季度,总投资29.4亿元、涉及绿色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医药大健康、园区设施建设等产业领域的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并迅速推进;会同连山神农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会同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入列湖南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常羊农业、金色科技等一批农林产业新军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农旅、茶旅、生态文旅推动农林产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发展。生态价值的有效转换,推动着会同正在实现绿色崛起。(杨锡权)